教育课改新闻 Education News
立即加入中昊 CONTACT

北京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75号鼎均大厦2层228室

南京分院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3888号景枫你山273-101室

电      话:025-85282262

QQ客服:      

联络邮箱: jsmxkc@126.com

中昊直播间:

研究院订阅号

南京分院订阅号

研究院服务号

>>教育课改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教育课改新闻

什么是真正的语文?

发布日期:2019/11/1 9:59:25 | 访问次数:3351 | 作者:叶开 | 来源:网络
“语文”含两种概念:一是小语文,二是大语文。

小语文指语文教材、语文课、语文考试构成的三位一体,通过逐级的系统化考试来测定学生的语文水平,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这些考试: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名词解释和写作文,是核心内容。

大语文超越学校与课堂,根植于母语文化,通过阅读、思考、写作,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决定一个人的发展与未来。

这种判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也因此,更多的人不再单纯地满足于小语文教育模式,盼望找到更有效的学习方式,培养孩子们具有真正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想写作能力。

仅把语文看作工具,不能真正学好语文


小语文教育以教材范文基础,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分析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大量做练习,不断地考试,终极目标是培养语文考试小能手。

大语文则要培养孩子们具有真正的阅读与思考能力,良好的写作与表达能力——在每个人的一生中,综合语文素养一直在潜移默化地起着基础作用。在各行各业、无论政治领袖还是商业精英,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是达到事业成功的核心驱动力,他们以精彩的演讲、生动的写作,表达思想,说服别人,整合资源,提升个人与团对的综合竞争力。从事学术研究的大学者,更是把写作能力看成是基本素养。

把“语文”还原为语言和文学,才能更好地认识语文这门学科的核心内容,我们也会更加深刻地明白,古今中外的文史哲名著,才是语文的主要学习目标,而强烈的人文气息,不仅开阔我们的心智,陶冶我们的情怀,更能赋予我们与众不同的观察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我们的综合表达和写作能力。

那些仅仅把语文看作一种工具的人,不可能真正地学好语文。

除了语言和文学的阅读思考的学习之外,汉语还有特殊的象形文字构造,是有别于西方拼音文字的语言体系。因此,从文字开始学习,一直是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汉字具有特殊的构造方法,是以“六书”方式创造出来的特殊文字符号,每个文字符号都具有实际的涵义,有些基本文字,则包含了中国上古祖先对天文地理人类社会的深刻理解。因此,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对汉字的学习是不能绕过的一个重要过程。很遗憾,我们现在的小学教育,已经失去了对文字进行分析和理解的教学过程。

大语文学习包括文字和语言在内,其最高表现形式是文学作品:诗、词、歌、赋、志怪、传奇、话本、小说等等类型,是不同时代中国最高文学成就的体现。两千年前搜集整理的诗歌总集《诗经》,至今读来仍优美,动人,其中表现力强的句子,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执子之手,与尔偕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运用得当时,仍有很强烈的情感传递能力。

语言文学是人类文明的底层操作系统。没有语言文学,则不会存在现在的人类文明。就语言与文学的角度来谈语文,无论怎么强调语文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和未来

语文是融合文史哲社科各门知识在内的综合人文修养。这种综合的人文修养,会表现为一个人的外在气质吸引力和语言表达说服力。

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对语文做过精彩的定义:一辈子的道路,决定于语文。

说到底,我们对于语文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是培养善于阅读、写作与表达的现代人。

英国剑桥大学教育系博士生濮实在一篇文章里说: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和未来。就思想层面来说,这个论断毫无问题;即便就功利目的而言,语言的运用能力在绝大多数的场合下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包括申请、报告、贸易、谈判等,无不需要语言表达能力做基础支撑。当然,这种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需要广泛有效的阅读基础和一定的写作训练,才能培养出来。

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强调经典学习和修辞训练,从而训练自己能在面对面、面对整个世界的情况下,真正有效地调动对方,说服对方。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中,无论老子、孔子、墨子、杨子、庄子、孟子、荀子、孙子、公孙龙子,都具有超人的表达能力和说服能力,我们在中小学语文教材里学到的墨子《公输》、庄子《逍遥雨》、孟子《梁惠王》、荀子《劝学》,都是文辞华美、逻辑严密,具有强烈说服力的名篇。

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现行的学校课堂上极为匮乏

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新世代,交通与信息的变化突飞猛进,地球村概念已基本实现。人与人之间要学会取得互信,并在信任基础上彼此合作互惠。所以,在强调合作的时代,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更显得尤其重要。

一个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出色的人,无论从事哪一行业,都会比他的同行更具竞争力,更有综合竞争优势。我们撇开文学家、演说家、政治家不谈,我所接触到了一些优秀的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无一不是善于写作,善于表达个人鲜明意见的高手。一个善于表达意见,具有说服力的人,无论是在人际交往,还是进行事商业谈判,都会更容易说服别人,而让其他人更愿意与你合作,而因此更容易获得成功。

写作能力并不特指虚构文学作品的创作,而是广泛地指我们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包括书信、解说词、游记、书评、影评,以及会议演说稿,产品说明书等各个方面。

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现行的学校课堂上极为匮乏,大多数的语文教师也缺乏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意愿,因此,中国大陆的中学生普遍外在表现都是木讷羞怯,说话吞吞吐吐,没有自信心。相反,欧美学生在表达上都充满自信,也因此有更强的说服力。

这样的语文教育结果,不是我们希望的,对孩子们走上社会更是会造成负面影响。

由此,我们应该把对语文的认识,从课堂语文、语文考试与语文教材的狭隘概念中脱离出来。

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中并没有“语文”,世界上也没有“语文”,之前我们有“国文”,世界上很多国家有“语言与文学”。但自从把“语言与文学”简化为“语文”之后,这门学科就既不能有效训练我们的语言能力,又没有培养我们普遍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语文仅仅是一个工具,让我们能识字,可以写字条,具备初步的脱离大猩猩的能力。很多人中学毕业后,就把语文扔回给老师了。不少年轻人连一封信都写不好,连一封情书都不会表达。

把语文看作一门工具,把语文看作科学,都是语文的异化,都是呆板的、狭隘的语文观。在这样的语文思想观念的驱使下,学校每年都生产着高分低能的毕业生。

我们长期以来被中小学语文教育所塑造,一想到语文就想到语文课和语文教材,一想到语文就想到语文考试。我们记忆中的文章,全都是高大上的忧国忧民范儿,《出师表》《岳阳楼记》《满江红》,我们学会的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我们日常学习生涯,烙下了做作业的毛病,就像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得了痛风病。病症一发作,就想到自己讨厌语文。

我知道大部分的中学生都极其头痛古文,既感到无趣,又不能理解。

这跟现行的语文教材过分强调政治教化,以道德选文而造成的恶果。在不同语文教材里,我们看到的都是相同的篇目,一致的解释,没有差异的教学。很多古文都是大道理,闻鸡起舞、凿壁偷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课文里先辈们天天忧国忧民,夜夜悲愤交加。但我们还有《红楼梦》,还有《镜花缘》,还有《浮生六记》,还有“唐传奇”,这些都被华丽丽地忽略了。

如何提高语文素养?

大量作业训练,并不能获得真正的语文能力。我跟很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交流过这个问题,大家都发现,仅仅熟读语文教材里的课文,仅仅做语文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即便是每天埋头苦干,这些学生也不一定能在应试中获得好成绩。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太一样,不能仅仅通过大量的作业训练而真正提高能力。即便是为应试的目的,语文学习也应该脱开教材的局限,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与文化作品中,通过阅读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学会综合,而进一步为我所用。

语文学习,通常主要涉及了两个方面,一是阅读,二是写作。

高考语文有个说法: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随着教育管理部门对语文的重视越来越强烈,所占分值越来越高,语文学习的有效性问题也越来越为各年级语文教师所关注。基本上,大多数优秀语文教师都承认,只有广泛有效地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才能真正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才能在语文应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广泛的阅读会让读者养成特殊的语感,这种语感是通过在阅读中被那些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的优秀作品所熏陶出来的,你很难在文章中用句子表达清楚什么叫做语感,就像你很难跟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说什么叫做水性,跟不会打乒乓球的人说什么叫做球感。那种感觉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即使教练反复示范,你也知道弧圈球是怎么回事,但在大量的击球训练,积累丰富的实际比赛经验之前,你很难感受到什么叫做球感。比如踢足球,你知道什么叫做内脚背什么外脚背什么叫做弧圈什么叫做下沉,你名词说得头头是道,但是让你到足球场里一站,一抬腿,就知道你有没有球感。

语感就是这样来的,是大量的有效阅读(不是消遣阅读)积累,再加上一定量的有效写作,以实际的感受来体会并体味语言组合的不同感受,而慢慢地获得的。语言看着松散,尤其是现代汉语,语法并不规范,句子也不严整,但是一名优秀作家所表达出来的准确、生动、有力的语言,仍能直接有效地打动你。

北京高考语文状元孙婧妍说:“我从来都认为语文是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

要提高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就是要尽可能地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那些你感兴趣的名著,不妨反复阅读,直至深深地体味到其中的妙处。言情小说、参考书固然也是书,但是前者只能给你片刻的愉悦,而不能持久;后者则是一次性用品,用过就忘记了。经典名著则不一样,经典名著浓缩了人类文明精华,你可以反复回味而不会感到乏味。

然而,与流行作品不同,经典作品的阅读是需要引导和训练的。我们可能一眼就能看出漫画的有趣与否,但是没有专家的介绍和引导,我们不会自然而然地就能体会到伦勃朗笔下那些绘画杰作的美好之处。

因此,我们要区分快餐阅读和经典阅读,而让经典阅读成为人生中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成为孩子们塑造自己未来的基础动力。
>>网友评论
>>相关资讯


工作时间:8:30 - 17:30(周一至周五)

联系人:肖老师    

联系电话:18612801868


1395165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