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课改新闻 Education News
立即加入中昊 CONTACT

北京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75号鼎均大厦2层228室

南京分院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3888号景枫你山273-101室

电      话:025-85282262

QQ客服:      

联络邮箱: jsmxkc@126.com

中昊直播间:

研究院订阅号

南京分院订阅号

研究院服务号

>>教育课改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教育课改新闻

语文教师的专业阅读,你会吗?

发布日期:2017/11/30 9:17:02 | 访问次数:2359 | 作者:网站管理员 |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这个时代既然所有的知识都可以从网上获取,我为什么还要读书?既然网上都能搜到,我何必还要背《离骚》?”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级教师、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成员李煜晖在论坛上抛出了这个问题。

11月25日,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和云舒写教育联合主办的第一届新时代教育阅读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拉开序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问道整本书阅读》。顾德希、刘德水、史建筑、李卫东、李虹霞老师、李怀源、吴欣歆、李煜晖、余党绪等语文界的特级教师们对语文老师的专业阅读进行了研讨。

论坛上,由教育出版社和云舒写教育共同主办组织的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导读计划同期发布,计划秉承专业引领、交流促进、知行并举的理念,选择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所需要的经典书目,邀请作者、学者、名师等专家导读,建立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共同阅读和集体研讨。

为什么语文老师要进行专业阅读?

虽然抛出了信息时代为什么要读书的问题,但是李煜晖却是一个从小读着名著长大的语文老师,他说名著的阅读影响了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于信息时代还要不要读书的问题,李煜晖说:“最近几年,随着时代进步,人们认识到很多问题是科技和经济解决不了的。比如人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人的精神世界荒芜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毁坏。我们要靠什么解决?要靠人文教育来解决。当老师以后我也特别希望把名著对我的影响传递下去。”

专业阅读除了解决人类发展的问题,北京市顺义区教研员、特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刘德水认为,专业阅读能帮助老师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现在课改提倡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一旦自主,就会提出很多问题,需要老师去帮助解决。”刘德水说。

刘德水以自己教学中遇到的一个问题为例。他教授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学生提出诗中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问刘德水:十余亩不小,七八间不少,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条件是不是很好?这个问题难倒了刘德水。陶渊明田原居只有条件差,他放弃舒适、富裕的生活才显得高尚,如果是自由、清闲,比官场还舒服,品格价值就低了。

这个时候,刘德水的“杂览”就发挥了作用。他查到:魏晋时期,一亩相当于今天的0.69亩。袁行霈先生研究,陶渊明五个儿子,再加上妻子,七个人。古代一尺约等于今天23厘米,一间房大概九、十平米,草屋九八间,不过八十多平米,小三居,还要住七口人,生活居住条件并不是很好。为了讲清这个问题,刘德水参阅了《陶渊明集校注》、《中国历代诗歌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陶诗的深度》《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等10多本书。“把这点给学生讲清楚,学生理解可能就更深了。教师进行专业阅读的效率就是让我们遇到问题,知道去哪儿找资料。” 刘德水说。

“我想一个老师的专业,借用朱永新老师的话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他的专业阅读史。如果说最好的投资是投资大脑,那么对教师而言,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进行适宜的专业阅读。”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虹霞说。

“语文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项工作,语文教师的专业阅读,肯定跟一般的阅读有很大的不同。语文老师的专业阅读是很复杂的事情,阅读水平高不一定教学水平高,但是阅读水平不高,教学水平是很难提高的。” 北京四中语文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顾德希说。

语文老师如何进行专业阅读?

提起读书,顾德希总是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乱读生涯。中小学时,只要能看到的书,都会翻来看。顾德希在当地一中读初中,一中图书馆,解放后新的小说他全都看完了。感觉“有限,不经看,很快就看完了”。于是顾德希最大的兴趣是周六周日偷偷去租外边的武侠小说。读大学的时候,在首师大图书馆里面,把世界名著的中译本,也几乎看完了。瓶颈期是在自己当了老师以后不知不觉到来的。“一篇文章,不看教参讲不出来。不看教参说不出来的话,教学生干什么?老师不就比学生多一本教参么?没劲!”顾德希说。这个瓶颈期,顾德希摸索了很长时间。有一次,顾德希把《水浒传》的资料认真搬出来读和写的时候,发现自己有点明白了:“语文老师的专业阅读,不光看完、记得还得有发现。书读百遍而义自见。读一百遍,发力点在哪儿,不是没用脑子干读是不行的。”

“语文教学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是说谁上来能干。”顾德希说,教师的专业阅读,要了解专业用语,很多阅读不好读,就是专业用语不好读。

在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李卫东看来,教师的专业阅读要从“购书”开始。李卫东买了无数的书,冬天的北京地坛书市,“冻得哈哈的”,手都冻红了,哈着气,一去就是一天。“你做学问线索、研究的线索、课题的线索,从哪里来?就是购书,购书是一种训练,在筛选过程中培养一种眼光。”李卫东说。

李卫东买了很多书,有些还来不及看,李卫东自嘲:“女老师不是也经常去商店买衣服,那衣服也没见你都穿嘛,那是培养你一种眼光。”引起台下一片会心的笑声。

在读书方面,李卫东的方法是“粗览细读总相宜,适合你的就是好的。”语文老师的读书结构,李卫东建议要合理化一些,语文课程教学论是基础;教育学、心理学的书也肯定要读,是专业;语文学科,文学、语言学等,包括进而再延伸,本体知识这方面的书籍,中文专业的书,也要读。读书,一定随着自己教书生涯贯穿整个教书的一生。人文社科、美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包括一些流行的读书榜的书,也要涉猎,进而包括小说、散文、非虚构性的作品也要去涉猎,进而涉及其它。“读书要广泛,只要知识面宽了,才能挖深。”李卫东说。

李卫东还建议老师们有写书的意识。“写作是最好的阅读。阅读、读书的目的有好多,读书不一定会写。如果我们教学一天,就想到若干年后出一本书,那本书就应该是什么模样,我们整个的教书、读书过程就在为写那本书做准备。给自己绘一张蓝图,用成果导引自己读书。”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史建筑建议语文老师的专业阅读要跨学科阅读。“跨学科阅读会带来视域的拓展,比如说自然科学书籍,给我们很多的视野。跨学科阅读还带来一定高度的提升。给我们带来一些思维模型,包括一些脑科学、心理学等,它带着一种特别清晰的思考问题的层次和角度。跨学科阅读还会带来连接的因子。跨学科阅读还带来工作的路径,比如管理学方面的书籍,有了这样一些书之后,我们发现,每一位老师管理学生是必修课,你带着这帮孩子要通过我们目标的设定,要走到我们要设定的一个高度。让老师清清楚楚地教,让学生明明白白地学。跨学科阅读还能带来辐射的影响。老师要去影响学生,让学生继续前进。”史建筑说。

语文老师该怎么带领学生读书?

这已经是李虹霞第五次为了看一场音乐剧,自费往返北京和上海之间。戏剧和语文教学有关系吗?在中关村三小,李虹霞将戏剧融入教学,带着一年级的小朋友研究语言的韵律、音乐的韵律,舞蹈的韵律,发现三者的关系。有人问李虹霞:你疯了吗?带一年级学生去研究这个。“一个语文老师,如果你掌握了孩子成长的节律,你也找到了好的教育节奏。”李虹霞回答。

“一个语文老师自己读书固然是很重要,但如何转化到学生身上,带着孩子去起步更重要。我相信量变一定会发生质变,因为我们让孩子们和好书遇见,孩子们在书中能经历那么多种人生,他们的生命的宽度和高度,也因为语文老师变长变厚,我想如果一个语文老师不能带着孩子走进整本书的阅读,不能让孩子回过头来跟老师说,感谢老师,让好书走进我的生命里,我想应该说是语文老师的失职。”李虹霞说。

和李虹霞一样,顾德希也认为,语文老师在专业阅读中特别需要做的一件事是,要考虑教学研究。“老师讲得深入深出一定不是好课。现在语文教学最可怕是浅入深出,深入浅出才能正道。”顾德希说,语文教师在专业阅读中要考虑教学文采,要考虑教学研究。教学的原则是深入浅出、温故知新、举一反三。通过专业阅读,让自己的教学,给学生启发,就是好的。这些都是教学研究。顾德希也建议语文老师在专业阅读中,重视工具书。“很多老师熟悉的词源很少,不行。工具书得多一点。”

“教书和读书一定要结合起来”也是李卫东很赞成的。“我们老师非得要原创吗?我们基于所有学术成果,基于所有的研究成果,我们进行创造转化,让学生接受,让学生建构,这就是我们的原创。我们原创并不是说在学术上要有原创,而是我们利用学术的原创作品来塑造学生,让学生成长提高,这就是我们的原创。”李卫东说。

“阅读是所有学科学习活动的支点,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的接受。阅读在高考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不仅反映在语文学科、文综文课,即便在理科学科,我们看到信息量也是不断增加。”李煜晖说,学生这个年龄,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是他阅读的黄金时代。在这个黄金时代,学生精力最充沛,记忆力最强大,心底最纯净、感情最丰富,求知欲也是最旺盛,一个人的格局和视野取决于20岁之前读了多少书,读书效果是怎样。这个时候,我们学校就应该通过阅读的教育帮学生做好打底子的工作。这个底子,第一个是阅读的底子,教会学生如何读书。第二个底子,写作的底子,教会学生如何在阅读基础上形成它的写作动机,形成他对读书内容的思考,形成他自己的观点和见识。

李煜晖给学生推荐书目有几个原则:读经典、读原著、读源头、读高峰,在高峰之中尤其读一读中国的书,了解不同的时代的不同使命。

整本书阅读是很多专家推荐的方式。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怀源认为,我们认为阅读什么很重要,我们目前是课本、读本和整本书,未来我们希望建一个整本书,学习语文功能是学习基本思维和基本表达。小学的课本更倾向于识字课本,有利于学生学习规范,课外阅读是课本以外的阅读而不是课堂以外的阅读。课外书的定义应该是课本以外的书,是教科书以外的课而不是课堂以外、学校以外的书。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余党绪说:整本书阅读里边比较重要的要素,就是我们的教师应该用自己的课程设计和自己的教学安排来引导和影响学生的阅读。他特别强调两个词:一个是影响,第二是引导。要进入学术、文化还有教育本质的层面。

“整本书阅读首先要读懂它,它原本是什么?第二是要以对话的姿态,知道这本书表达什么。第三个是如何用。”余党绪说,整本书阅读中,一本书的教学价值、主要文本价值与学生发展需求的切合点,非常重要。“整本书阅读对我们教师的价值观包括课堂教学的经验、自己知识结构、思维方式都是一个挑战。真正的阅读和读写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方向和问题,人只要有了问题,他的情感和思维就会被激活,读写是思维训练最重要的手段和方式。”

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吴欣歆说:“我想未来新时代阅读教育会有一个新常态:学生到线上完成能力测评,拿到自己阅读能力测评的水平分级,根据他的水平分级在线上选择,跟他能级匹配的书目来阅读。在日常阅读当中,他有比较好的阅读行为,能够每天坚持阅读10到15分钟,稳定持久,每年可以读30本以上的书,每本书读完选择线上学习提交作业,线上学习有大量志愿者、名师和老师做指导者,借助指导者的反馈,学生完成自我反思,自我反思之后跟大家一块交流研讨,积累自己的阅读经验,同时也积累自己的学习经验,一个轮次完成进入下一个轮次。希望这样的一个新时代阅读教育背景下的整本书阅读新常态能够尽快的走进每一所学校,尽快成为每位学生日常学习状态,让他真正促进我们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阅读过程,在阅读过程当中真正有所收获。”

“阅读既是个体的事、家庭的事,也是国家的事,是一等一的好事。今年,是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第四个年头。当阅读从少数人的权益和责任,变成了一种全民的行动,从社会层面的行动,提升到国家战略。阅读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价值和重要意义将会越来越凸显。这是教育的进步,是文化的进步,是国家的进步,也会是每个个体的进步。”教育科学出版社副社长郑豪杰说。

对于阅读,李怀源说自己有三句话和大家分享:阅读是让世界更美丽的事情。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上了路就一直走,总会遇见隆重的庆典。



>>网友评论
>>相关资讯


工作时间:8:30 - 17:30(周一至周五)

联系人:肖老师    

联系电话:18612801868


13951652111